您的位置:首页 > 治多概况 > 治多旅游
机构设置
领导简介
县 长:南 阳
副县长:才仁闹布
副县长:童延林
副县长:胡 炜
副县长:曹立全
副县长:王东华
副县长:尼玛才仁
副县长:索文明
副县长:昂文才仁
副县长:曹昌魁
副县长:卢进宝
治多概况
地理信息
治多县简介
综合经济
乡镇概况
治渠乡人民政府
立新乡人民政府
扎河乡人民政府
多彩乡人民政府
索加乡人民政府
加吉博洛镇人民政府
三江源志愿者手记“一个有人的荒野”
治多县政府网站:http://www.ytsyzw.com    来源:http://www.qhys.gov.cn    创建时间:2018/4/12 11:20:20    

  玉树新闻网讯  十几岁时,最喜欢读梭罗、缪尔、利奥波德,遐想着他们笔下的荒野。那是无人涉足的远方,山谷间繁花兀自开放,棕熊和驼鹿自在地游走。探险者远离尘嚣,前来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

   澜沧江经过昂赛峡谷

  后来,我渐渐明白,所谓的荒野,更多的是浪漫主义的迷思。荒野从来都有人的。就像我们到过的三江源,一个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真正的远方。在那些围炉而坐的夜晚,群山间的一片寂静里,不仅有狼和雪豹,还有牧民的灯火。

  爬山

  回顾在三江源的这三周,最怀念的大概是爬山。曾经以为自己体能不错,能用十个半小时走完五十五公里的港岛径,在阿拉斯加的野外也可以每天和腿长超过自己三分之一的队友走十英里不掉队,但到昂赛爬的第一座三百米高的山,就把我拉回现实。在高原爬山,和在平原是两回事。在这里,每往上走十来步,就需要停下来,心脏剧烈跳动仿佛要冲出胸口。伴着嘴里的血腥味,走走停停,看着前方稳步前行的哈站,才明白她说自己在工作站没事就练爬山,确实必要。

  但这里的山,爬到顶,会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坐在风蚀丹霞造就的红色巨石上,脚下是澜沧江,清冽的水蜿蜒流过昂赛峡谷。或者在草坪上躺下,闭上眼,任高原的太阳照射在脸上,四周寂静无声。远方绵延不断的雪山,在告诉你还有许多路没有走。

  牧民访谈

  来到牧民家,和主人寒暄完,接过酥油茶,便开问:“阿吾家里有几头牛呀?”

  这样的场景,从巴塘、隆宝到治多、称多,我和彭臣重复了四十多遍。这是我们此次志愿之行的主要任务之一:调查政府和中国人保共同推行的牛羊保险在玉树各县的实行情况,为在昂赛的人兽冲突保险提供参照。除了牧民,我们还访问了政府官员、保险公司、村干部、协保员等,试图通过多个利益相关者的视角看到全局。

  喝了许多酥油茶,吃了各式做法的牦牛肉,我们也对玉树的牛羊保险的实施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有了大致的了解。曾经,当牲畜意外死亡,牧民只能默默接受损失;有了保险之后,被野生动物杀死、病死和饿死能拿到高达两千的赔偿。拿到赔偿的牧民,都感叹国家政策好,并愿意来年继续交保费。然而,在因为种种原因赔偿还未发放的地方,牧民对保险到底能不能赔还心存疑虑。引进保险这样的新事物,需要尽早展现其效果,建立互信。

  访谈反映出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保险的审核成本大。保险公司需要在每个村社聘请专门的协保员,给牛的尸体拍照,上交,再由专人审核是否符合赔付标准。在地广人稀、有些牧区没有信号的三江源地区,这样的工作尤为困难。另外,曾经出现过骗保的情况,由于经验不足,保险公司曾因此亏损不小。

  这些信息,对于杂多县推行牛羊保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对被访者没有直接的好处。于是要特别感谢这些被访者,为我们敞开大门,分享酥油茶和牦牛肉,耐心地和陌生人讲述他们的生活。

  学藏语

  我深信语言在社区工作中的重要性,虽然志愿工作只有短短的三周,也想尽力学习藏语。于是从接机开始,工作站的白玛文次小哥哥就担起了教我藏语的重任。跟他学的第一句话是“你好”,发音听上去像“秋松”。在去牧民家采访的时候,我就乐呵呵地跟人说“阿吾秋松,阿姐秋松”。有些牧民听了会惊喜地回应,但另外一些似乎没有反应。我告诉自己,“大概是我发音不好吧”。

  直到一周之后,工作站的其他同事从北京开会回来,我才惊讶地发现,我学的大部分藏语,其他藏族同事竟然都听不懂。原来,白玛教我的是混杂着结古镇和下拉秀乡方言的藏语,而我们去访谈的各县,说的藏语各有差异。后来,和更尕依严大哥聊天,听说他作为四川嘉绒藏族,来到青海学习工作,也经历了痛苦的语言适应期,更加明白藏语各支系区别之大。

  学藏语还闹了另一个笑话。有一天去采访,我问白玛“谢谢”怎么说。他忙着翻译访谈问题,就随口告诉我,“才人“。于是我和另一位志愿者馨元,每次接过主人倒的酥油茶,就说:“才人,才人”,收到的是对方困惑的眼神。后来发现,在跟牧民告别的时候,他们说的也是“才人”。白玛这才解释,其实这是“长命百岁”的意思,一般在道别的时候用。原来我们在人家倒茶的时候,已经跟人道过别了!

   工作站附近的桥上挂起了经幡

  自然体验

  前面提到的在昂赛爬山,可不(全)是为了自娱自乐,而是探索自然体验的导赏线路。比如我们去的第一座山,难度低(根据青藏高原标准),沿途风景壮美,可以俯瞰澜沧江,远眺佛头山,路线的终点是一座有七百多年历史的古塔,非常适合初到三江源的游客;而第二座山是充满挑战的石头山,手脚并用的基础上还要被求尼小哥哥拉一把才能勉强往上爬,虽然我们在山顶离雪豹只有五十米,但路途的艰难注定了它不适合游览。确定了线路之后,我们写好中英文导赏词,介绍沿途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并再三嘱咐游人如何尊重当地文化传统,并保护脆弱的高原生态环境。

  国家公园发展起来,必然要接待游客,而如何做好自然体验,便是昂赛工作站要探索的一个重要议题。这里的自然和文化都如此独一无二,吸引来访者不成问题。但游客的到来,会不会让三江源像一些令人惋惜的先例一样,面对生态破坏,盗猎加剧,大资本挤占当地人的生存空间,传统生活方式受到冲击等等问题?做得好的生态旅游,比如南美的哥斯达黎加,对当地经济、自然教育、生态保护都有积极作用。然而,要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对设计和管理都是很大挑战。

  但令人欣喜的是,目前在三江源开展的自然体验项目,注重当地人参与,限制游客规模,得到的收益用于回馈接待家庭和当地社区,并投入到生态保护,这给了我对这里未来自然体验项目的信心。

   冷,和牛粪炉子

  在昂赛的每个晚上,我都会缩在被窝里抱着kindle读将近两小时。这里没有电和信号,看书几乎是唯一的消遣。而更重要的是,要用这两个小时,等双脚慢慢解冻才能入睡。早上醒来,会看到夜里呼出的水汽在睡袋上结一层冰。昂赛冬天的冷,是早已习惯了美国中西部的暴风雪的我,也未曾体验过的。

  傍晚,附近的牧民放牛归来,路过工作站,几十头牛把站子团团围住。这是一个受欢迎的景象:它们留下来的新鲜牛粪,自然晒干之后,被捡回工作站,便成了我们温暖的来源。在炉火正旺的藏式炉子上,烤上土豆和香肠,撒一点盐和孜然,微小的事情也有很大的幸福感。

  乔治夏勒博士在书里写到,他多次穿越羌塘寻找藏羚羊的繁殖地,在风雪里扎帐篷,度过无数个零下四十度的夜晚。相比之下,我们的工作环境已是奢侈了。

  在昂赛的缘分就是,三个人可以在三江源一起过生日。

  后记

  荒野不是都市精英的伊甸园;荒野从来都是有人居住的。曾经,我们有意无意地否认这一点,由此带来的后果,则是北美印第安人因为国家公园的成立而被迫搬迁,和非洲马赛部落由于狩猎保护区、旅游区的建立而失去家园。

  好在,三江源的保护,从一开始就有当地人的深入参与。作为志愿者,我们接触的人兽冲突保险和自然体验项目,无一不是以当地社区为主导。随着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变迁,三江源的未来,要面对无数新的挑战。但至少,我们展望着、努力构建着的,是一个人和荒野和谐共存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