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广袤千里的格仲草原,波澜起伏的澜沧江汹涌奔腾,滔滔浊浪,浩浩荡荡。在地图上,不难找到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沿着东南亚第一长河——澜沧江(湄公河)向上游溯本寻源,最终停下的地方,就是杂多。
登临观景高地,深情地张望这座牧民新城,坳里城乡,布局整齐,店铺林立;巅上草原,牧草青青,牛羊成群。如同一支离弦之箭,杂多近几年的变化,不由得使每一个人一声叹、一声赞,一脸灿烂笑容,一腔肺腑之言。
无论是从澜沧江源第一县、中国冬虫夏草之乡、中国雪豹之乡这样的美誉解读,还是从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县域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基础设施改善、精准扶贫推进的具体实践去挖掘,亦或是从社会治理入手,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有声有色地推进,我们总能感觉到,在这悠悠澜沧江畔,那一张张灿烂笑容写的是幸福,肺腑之言说的是感谢。
而这幸福和感谢的身后,我们决不能忽略的是杂多县“一班之长”,一个忠诚、坚韧、顽强的康巴汉子,一个心从未离开过三江源这片热土的县委书记,一个誓让“一江清水向东流”,澜沧江源园区国家公园管委会党委书记——才旦周。
压力·动力·引力
“满山遍野的外来人员,到处可见的治安乱象,关卡林立,严防死守,被动应对……”这些都是2013年杂多县虫草采挖季的真实写照,也是才旦周印象里调任杂多县最初面对的县情。
压力,天大的压力。虫草产量高、品质好,虫草采集管理,无疑是杂多和谐稳定的“牛鼻子”,牵一发动全身。以往沉痛的教训让干部群众无不感到手足无措。
这也成为才旦周一有时间就往基层一线跑,一开会口口不离虫草采集管理的原因。
“我是来看看你们家挖了多少虫草,是不是比别人家挖得多”。一句与群众的闲聊惹得大家哄堂大笑,剑拔弩张的场面被化解。
才旦周总是这样向牧民群众解释:“采挖虫草是我们的传统,更是我们的权利,谁都不可能剥夺。但挖草和保护生态不冲突,以后我们要使用窄而尖的镢头,挖完草皮及时回填,做到生态采挖、环保采挖、永续利用。中央建设国家公园,就是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得更好,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好政策一点都不会少,只会越来越好”。
听了他的话,牧民群众的心结彻底解开了。
对以往封闭化、应急性和严防死守式的虫草采集管理模式,才旦周牵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亲自主持修订了《杂多县虫草采集管理工作方案》,按照“谁利用资源、谁管理和属地化管理、依法管理”的办法,将权力进一步下放到村社一级;让群众优先保护生态,再稳定增收。这样最终实现了指导调控、常态化管理、民生投入、主动环保、和谐共赢的“五大转变”。
此后的四年时间,杂多未出现过一起虫草采集管理的群体性事件,实现了多年平稳过渡。虫草采集管理的杂多做法为玉树其他地区乃至全省的虫草采集管理提供了重要实践经验。
沉下心来去真正了解牧民最担心的是什么、最急缺的是什么、最盼望的是什么,这是才旦周在心里为自己定下的目标,同时也是让自己坚持下去的不竭动力。
下乡,一次又一次的下乡,在格仲草原漫漫下乡路上,才旦周没有一年春节是在家过的;一年365天,在家休息的时间还凑不够一个月;身边的人也要跟着连轴转,别人评价“仅仅看着,就觉得很累”……
然而,他也做到了,在造福杂多人民的同时,才旦周更是杂多人民的知心人、贴心人。他以其勤奋敬业、脚踏实地的作风,以其超前思维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履行着他的职责,开创着他在杂多的事业。
时间可以见证,采访之前,记者有幸看到过才旦周在玉树县委拍的一张照片,红润的面庞、漆黑浓密的头发,精气神十足的样子。而如今,才旦周沟壑纵横的脸上面色略有憔悴、嘴唇黑而紫,头发明显稀疏了。
绿色·底色·本色
“今年元月大雪纷飞时,两位牧民在路边发现一只受伤的雪豹。他们将雪豹带回家养伤、细心照料,最终放回了栖息地。”
时间的指针回拨到2016年8月23日,在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习近平总书记与昂赛澜沧江大峡谷观测点一线生态管护员和基层干部远程视频连线时,才旦周和生态管护员一起向习总书记讲述了雪豹的故事。事实上,杂多县适宜的雪豹栖息地超过2万多平方公里,全县约三分之二的区域都适宜雪豹生存,只要保护管理得当,杂多县极有可能发挥三江源雪豹的源种群作用,对于国家公园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良性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对于一个仅有7万人口,地方财政收入不足2000万元的贫困县来说,杂多县最大的优势就是生态,最大的潜力在于生态,最大的品牌也在于生态。
没有现成的经验,就闯出一条路子来。
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伊始,摆在才旦周面前的现实是:中国首个国家公园,没有经验可循,没有模式可借鉴,干部有顾虑,群众有疑惑……
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把牧民群众当作自己血脉相连的亲人,才能想群众所想、思群众所思、解群众所盼。杂多组建了澜沧江源园区管委会,推行了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集中有效统一管理;园区内344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生态公益管护岗位“一户一岗”全覆盖,以群众为主体的保护体系全面建立。
在昂赛乡2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开展了牧民生态监测试点;建立了以雪豹为主题的全域化自然体验基地;探索了垃圾减量分类资源化利用模式,在县城实现了“垃圾不出门,出门就分类”,在牧区实现了“户收集、乡转运、县处理”;与北京大学携手共建科研基地,充分借助“牧民科学家”自然资源的调查,摸清自然资源家底。
人人懂生态、爱生态、护生态、讲生态,争做“生态专家”的积极性在全县空前高涨。2016年,才旦周还亲自组织编写了杂多首部环保教材,并进入中小学课堂,在“小手拉大手”的环保理念带动下,杂多借助外力和内生动力,把呵护好澜沧江流域生态环境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些成功的经验,无疑是宝贵的,也是有推广价值的,更开启了杂多生态保护和精准扶贫相结合的“双赢”之路。
苦地·宝地·高地
有人说,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走进杂多,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就在你的眼前徐徐展开,它向你展示着一个游牧民族最原始的世界。
但对于才旦周来说,宝地杂多何尝不是一块苦地,仅仅是县城4070米的海拔和恶劣的自然环境,足以令人生畏,一直有着“只要能够坚守在这里,也是一种贡献。”的说法。
因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记忆力减退,免疫力下降,心脏不太好,以至于才旦周的卧室里堆满了大大小小的药瓶子;一年四季,才旦周总是备着厚外套,车子更是一个移动的“家”,帐篷、睡袋、洗漱用品、置换衣物,铁锹,千斤顶,钢丝绳,简单的户外工具,整个车的后备箱就如同一个小仓库一样,应有尽有。
但是才旦周从不叫苦,从不喊累。“在杂多为牧民群众做些事,那是组织信任我,我不能辜负组织和人民对我的期望。”他总是坚定地说。
作为县委书记,才旦周始终把当好班长、带好队伍作为自己的目标,他的足迹踏遍了澜沧江畔的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村庄,甚至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无论环境多么严酷,担子如何繁重,他的所作所为总能给周围的人信心和力量。
《求是》杂志社周祖友是委派到苏鲁乡山荣村的第一书记。在他的印象里,才旦周是个名副其实的好书记,尤其是教育这项最大的民生工程,在才旦周的带领下,全县“三级学校”办学条件得到长足发展,全县尊师重教的习俗、崇尚教学的风气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对于广大的牧民群众而言,有才旦周这样吃苦、为民办实事的书记,那是杂多儿女的福气!
杂多县六成左右的人口居住在县城,人口高度聚集、地质灾害频发、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长期阻碍城镇发展。由此,“一县两城”就成了《杂多县城总体规划》的核心目标。
按照“改造旧城、发展新城、以人为本”的原则,才旦周一边想办法筹措资金,一边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并把主攻点放在了征地拆迁上。仅仅3个月时间,这项工作收到了预料之外的奇效,1300户征地拆迁任务全面完成,各项补偿陆续兑现,整个过程没有出现一个拒拆户、钉子户,更没有强拆现象,实现了管网道路建设、居民危房改造、和谐拆迁的多赢目标。
地面海拔高、工作强度高、精神品质高……在“三高”标签下的澜沧江畔,我们不断触摸才旦周以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所创造的精神高度,我们不禁感受才旦周澎湃向上的精神温度,更感叹才旦周低调却充满张力的精神长度。
从一名基层党员干部逐步走上领导岗位,才旦周以信念为笔、责任为墨、事业为纸,用有力的行动书写着牧民群众最满意的“为民”答卷;作为土生土长的藏族汉子,他总是心怀感恩,心系群众,这里每一座山、每一条河,都留下了才旦周和群众之间发生的感人肺腑的故事。
悠悠澜沧江,见证他的为民情怀!(洪玉杰)